跑步受伤成常态?六成马拉松跑者花钱疗伤,是真的吗?

有跑者问老王:最近看了一篇文章说,中国有六成马拉松跑者花钱疗伤,这是真的吗?


(资料图片)

我查了一下,这个来源是2020年尼尔森体育的一份《中国马拉松人群与消费洞察报告》,统计的是2019年的数据,其中有内容提到:最近一年,60%的跑者在跑步康复保健、损伤治疗方面有支出,平均支出为533.73元。

应该说这个数据还是靠谱的。

跑步是一项低门槛运动项目,其低成本和不受场地限制的特点使得它成为了很多人首选的运动方式。人们在跑步的过程中不断地突破自己。

近年来,马拉松比赛在国内越来越受欢迎,吸引了成千上万的人参加。不仅仅是专业运动员,许多普通人也加入了这个行列,希望通过参加马拉松来锻炼身体、挑战自我、减轻压力等。

随着马拉松成为一种时尚和潮流,似乎所有跑步的人都有一个梦想——参加马拉松比赛。似乎马拉松已经成为了一个“标准”,没有跑过马拉松就不算“真正的跑者”。

有多少人跑步从开始的强身健体,慢慢变味成为一种炫耀,比速度、比跑量、比成绩、比大满贯、比谁参加的马拉松多……

有些中年跑者,年轻的时候未必是运动好手,因为体检报告亮了红灯而开始跑步。跑着跑着跑上了瘾,热衷于追求个人最好成绩,参加各种比赛,在跑步上投入大量的时间、精力、金钱。有些人甚至影响了家庭和工作,跑得离婚、跑得丢了工作,这都是实实在在发生过的事情。

全心投入跑步训练,跑步成了人生的目标和信仰。然而,由于缺乏专业训练和技术指导,他们往往容易受伤,最终可能导致一身的伤病。

如果上面老王说的是比较极端的一类人,那么对于大多数业余马拉松跑者来说和慢跑、健康跑比起来,受伤的概率也的确高得多。

马拉松是一项非常剧烈的运动,对身体的要求也非常高。在参加马拉松之前,会进行大量的高强度、大跑量的训练和准备,以确保自己的身体能够承受这样的负荷。

有些人为了参加马拉松,每天进行刻苦的跑步训练,甚至牺牲了休息和恢复的时间。这样的训练方式很容易导致过度训练,给身体带来负面影响。

丹麦的研究发现,过度运动的跑步者比适度运动的跑步者更容易出现身体机能障碍,甚至面临死亡风险增加,并且对心脏的损害也更为明显。

该研究跟踪了100名适度运动跑者和300名过度运动跑者,根据跑步的速度、频率和总耗时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三个运动量等级。

研究发现,过度运动跑者患身体机能障碍的比例非常高,而且他们对死亡风险的增加和心脏损害的明显性也高于适度运动跑者。

所以说:跑马≠跑步!可以这么说:跑步使人健康,但跑马不是。

马拉松赛场总是热闹非凡,吸引了成千上万的跑步爱好者。然而,很多人可能不知道,每次的马拉松比赛,对于那些急救医生来说,也是一项巨大的挑战。

在马拉松比赛中,急救医生要时刻准备应对各种紧急情况,如心脏骤停、中暑、脱水、肌肉痉挛等等。他们必须保持高度警惕,随时准备跳上救护车,冲向受伤的跑者,为参赛者提供紧急医疗救援。

可以说一场马拉松跑下来,总是会有人的终点不是在赛道上而是医院。

生命的确需要运动,但并不是说运动得越多越好。古人们也曾强调过“过犹不及”,这一点放在跑步上这里也非常适用。

如果我们过度运动,可能会对身体造成损害,甚至缩短寿命。因此,我们应该在保持适当运动量的同时,注意科学健身,以保持身体健康。

希望大家能够认识到这一点,积极参与健身活动,但不要过度追求运动量,参加马拉松也要适量而不痴迷,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和实际情况来制定适合自己的跑步计划。

你有因为跑步受过伤吗?一起来探讨!

推荐DIY文章
当智能健身走向全民化:AEKE轻力量家庭智能健身房引领未来
海艺AI:迎合“AI时代”发展潮流,刷新绘图市场传统认知
布局产业新高地!海星医药健康创新园B区奠基仪式隆重举行
未来五年500亿投入打底,北汽蓝谷锚定细分市场增量
【展会直击】华秋慕尼黑上海电子展精彩ing,助力电子产业高质量发展!
桂花网蓝牙网关助力司乘人员职业健康监测
精彩新闻